用于打包操作时,基本格式为:
[root@localhost ~]#tar [选项] 源文件或目录
此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各自的含义如表 1 所示。
选项 | 含义 |
---|---|
-c | 将多个文件或目录进行打包。 |
-A | 追加 tar 文件到归档文件。 |
-f 包名 | 指定包的文件名。包的扩展名是用来给管理员识别格式的,所以一定要正确指定扩展名; |
-v | 显示打包文件过程; |
需要注意的是,在使用 tar 命令指定选项时可以不在选项前面输入“-”。例如,使用“cvf”选项和 “-cvf”起到的作用一样。
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,一起看看如何使用 tar 命令打包文件和目录。
用于对 tar 包做解打包操作时,基本格式如下:
[root@localhost ~]#tar [选项] 压缩包
当用于解打包时,常用的选项与含义如表 2 所示。
选项 | 含义 |
---|---|
-x | 对 tar 包做解打包操作。 |
-f | 指定要解压的 tar 包的包名。 |
-t | 只查看 tar 包中有哪些文件或目录,不对 tar 包做解打包操作。 |
-C 目录 | 指定解打包位置。 |
-v | 显示解打包的具体过程。 |
其实解打包和打包相比,只是把打包选项 "-cvf" 更换为 "-xvf"。
你可能会觉得 Linux 实在太不智能了,一个打包压缩,居然还要先打包成 ".tar" 格式,再压缩成 ".tar.gz" 或 ".tar.bz2" 格式。其实 tar 命令是可以同时打包压缩的,前面的讲解之所打包和压缩分开,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在 Linux 中打包和压缩的不同。
当 tar 命令同时做打包压缩的操作时,其基本格式如下:
[root@localhost ~]#tar [选项] 压缩包 源文件或目录
此处常用的选项有以下 2 个,分别是: